也许是忘记了。
原来如此。
皇帝与书生几次三番尝试,都被宦官抢先一步破招,杀死了证人,毁灭了罪迹,又纠集党羽兴风作浪倒皇帝就范,更是反过来心积虑想要罗织罪证陷害书生……
种种揣测,言蜚语,说他甄氏是不识时务见罪于陈督主云云,其实落到实,不过就是这样一本“反书”……
记忆中深刻如同烙印的,只有当时祖父暴怒的脸,和当年的皇帝陛质问他们从这书里看懂了什么时复杂的神。
故事说一个年轻的书生在梦中误了一名叫大夏国的地方,与这大夏的皇帝志趣相投引为知己,成了皇帝重的近臣。
他意识伸手撑了一把,不让自己倒。
难怪那时候,祖父气得险些将他打死,甚至竟要让父亲跪在院里,一页一页亲手把这书烧个净。
这故事后来究竟如何,那书生究竟是生是死、皇帝与宦官究竟谁胜谁负,甄贤已经不记得了。
那本书里说的故事,他其实至今也还记得一些。
书生便教皇帝将年幼的太关在废弃冷中,严防死守不许任何人接近,名为禁闭,实为保护,表面上却对要韬光养晦对宦官假意顺从。
也许是从未看到。
甄贤觉得无法呼。
然而宦官生多疑为人明且凶狠,朝中官员一半都是他的党羽,另一半里有许多又被他掌握着把柄,敢怒不敢言,更不敢站来反抗。
太上皇嘶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。
其实当年的他本什么也没有看懂,否则怎么敢放肆至此,竟说这样的话来。
那宦官害死了皇后,又将皇后的母族尽数迫害贬谪,而后便打起了东的主意,想要废黜年幼的太,扶植自己的傀儡。
于是皇帝便装作仍对宦官言听计从的样,将太关了起来,另立了与宦官为伍的妃为新后,立新后的儿为新的太,背地里则与书生密谋削弱宦官手中的权力将之扳倒。
皇帝只能向书生求援。
可既然都已烧得净了,又如何偏偏留这一本手稿,事到如今仍留在太上皇陛的枕里?
那么这么多年都过去了,太上皇每夜枕着这本,又都在梦中见着些什么呢?
而这本“反书”,竟然是他无知无畏从父亲的书房里偷了来,才招引了无可挽回的祸事。
前的一切陡然变得模糊,有种晕眩的错觉。
太上皇竟还要来
然而这皇帝却沉迷丹,信宦官,无论书生如何劝谏也不肯听,仍然纵容宦官大权独揽,每日向他奉仙丹,将国政玩于鼓掌。
结发妻惨死,幼危在旦夕,皇帝才幡然醒悟,然而宦官权盛,已难轻易铲除。
皇帝的皇后是果敢直言的贵族女,几次三番直言谏未果,便联合母族想要扳倒权宦。奈何宦官在君侧,经营年久,皇大尽是线。消息不慎走漏,皇后反而被扣上了勾连外戚的罪名,被宦官毒杀。
文章写得可好?”
他记得当时他回答说:“我只觉得,这故事里的许多人都像是见过的。明明是书中人事,却又是前状。”气得祖父又打了他。
原来是因为这个。
他更从来没有想过,这本书原来竟是他的父亲写来的。